广州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出炉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广州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规划》)日前发布,这是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发布的一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也是广州市首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科技发展规划。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另将联合南方都市报就该份《规划》面向广大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读者可以登录广州市科信局官网http://www.gzsi.gov.cn/和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ddaily、南都经济地理官方微博http://weibo.com/1198765604发表意见和建议。

      昨日,广州市科技局局长谢学宁接受南都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到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65%,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南都:几年前,广州已经向科技部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目前广东正大力推动转型升级,今天来看,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多大?

      谢学宁: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去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670亿元,同比增长28 .9%,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 .5%,比2005年提高了12 .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去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6%。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逐渐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南都:请你谈谈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以及惠及民生的具体案例。

      谢学宁:可以用“3个创新推动广州产业转型”来概括。广州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双提升”决策部署,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集群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构建创新平台,集聚高端人才,突破核心技术,着力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910亿元,占G D P8.6%。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涌现了大批领先的自主创新品牌和企业,比如梦芭莎、唯品会等网上商城,去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260亿元,居全国城市第二。

      我们抛开以往的单兵作战方式,发挥各自所长,合力推进产业创新,形成创新集群。目前,广州已经形成了10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比如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天河智慧城等集聚了新型显示、数字家庭、软件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等创新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未来5年,重点是依托已有的特色产业基础,发展一批创新产业集群。

      1+10政策体系全球引智

      南都:我们看到,《规划》列出了八大百项科技创新工程。譬如说,“百(个)名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工程”怎么样去吸引人才?具体有哪些政策安排?

      谢学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去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10个配套实施办法,形成了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1+10”系列文件。同时,政府专门设立了“高层次人才专项扶持资金”,计划5年内投入10亿元,培养3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个创新团队,每个人最多可获得1500万元的资助。旨在解决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岗位聘用、职称评定、俺家入户、住房解决、医疗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难点问题。此外,广州市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上积极与国家、省进行联动。譬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去年获得了广东省高层次人才专项扶持资金8000万,广州市积极做好工作对接,为梅洛教授的科技项目落户广州做了一系列服务工作。

      南都:《规划》提出“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国家试点工程”,具体内容有哪些?广州在产业投资基金或者引导基金这方面有哪些部署?

      谢学宁:推动实施百亿科技金融创新融资工程,实施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主要以政府引导,带动银行业、保险业和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投向高新科技,发展创业投资、科技担保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和平台。

      在创业投资方面,目前首期已投入了2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4-5倍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已经组建了广东中大一号、科信红土等2个创业投资基金,募集了6亿多元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设立了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专项资金4500万元,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科技项目产业化。未来5年,计划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科技金融手段,撬动2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力争每年培育出高技术的创新型上市储备企业20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突破,广州将打“国际牌”

      南都:相对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广州在科技创新上的比较优势有哪些?

      谢学宁: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经济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也打出了“科技北京”的口号,科技发展领先全国;上海一直是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领先城市,在引进外来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天津近年定位“滨海新城”,在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业等大型工业方面有巨大优势,同时在新能源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广州在创新资源、创新活力方面有良好的基础,未来5年,广州市的目标是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华南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需要下大力气营造好的政策环境,吸引一批有实力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与创新型人才落户广州;同时改革科技管理服务机制,提升科技创新的软环境,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8%;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研机构的比例达35%。目前规划在广州大学城南岸区域建设中国广州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区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为国际创新机构、企业聚集发展创造条件。

      盘活存量,共建增量

      南都:部分本地的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成果未能在本市实现产业化,自主创新产品与政府采购尚未形成互动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广州在“十二五”会有哪些措施?

      谢学宁: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对此《规划》提出盘活存量,共建增量。所谓盘活存量,就是优化提升广州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广州的科技资源在全省来说是最强的,要充分利用好广州现有的科技机构,促进其成果转化。

      具体来说,计划推动八大百项科技创新工程,5年内每年支持100项科技创新项目,安排2-3亿资金扶持广州地区的科技成果转换。加强与本地科研机构的沟通,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进行搭桥牵线共同推进产学研建设。比如说在智能交通这一块,就是由市交委、大学、企业三者联合起来,共同申报国家科技重点专项。此外,为本地优秀创新人才提供资金、创造条件,让广州本地人才得到优化与提升。共建增量就是要放眼全球,引进国际人才,吸引国外有实力的科技创新型科研机构与企业落户广州,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目前,广州已经与独联体国家、香港、台湾达成了多项科技和人才合作项目,正在争取以色列等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此外,留交会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定影响,每年可以吸引大量的国际人才来广州进行交流合作。

      地理纵深

      2015年形成3个以上超2000亿级战略新兴产业

      “十二五”形成“两区两带创新集群”;从化将打造“华南智慧谷”

      在产业选择上,《规划》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将部署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领域作为主攻方向。

      规划提出,至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超过10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5%;形成高端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产业等3个以上超20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500家,其中培育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上市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明显加强,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40亿元。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形成“两区两带———创新集群”的科技发展空间布局,“两区”是指“中部科技集聚

本文链接:http://gzoutsourcing.cn/Article/20110915/1586.html 点击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