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 凸显知识产权价值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0607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7日

   知识产权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自身发展的轨迹就是解答这个疑问的过程。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之初众人对这一名称的茫然开始,到如今知识产权已为绝大多数人所知;从知识产权只是保护创新成果的一种手段到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依赖它在市场竞争中攻城掠地,这一切无不表明运用知识产权的意义在于提升技术创新升级,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

    特别是2008年6月,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已走到需要转型升级来增强活力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了知识产权的价值。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在纲要颁布4周年之际,梳理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如何让知识产权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依靠运用转型升级

    2011年,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处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兴起的交汇点上。在这个交汇点上,如何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如何依靠知识产权,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所表示的那样,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不仅要为权利人提供范围界定清晰、权利稳定的高质量审查结果,更要通过专利保护促进专利转化和运用。

    在这一年里,我国众多创新主体依靠对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在通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以专利为例,《2011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每年我国国内专利实施比例均达六成以上。2010年我国国内专利中,66.2%的专利得以实施,其中,企业为81.0%、高校为29.5%、科研院所为60.5%,个人为55.3%。从产业化率来看,2010年我国国内专利的总体产业化率为35.7%,其中,企业为51.1%,高校为1.3%,科研院所为8.7%,个人为23.2%。国外对于专利产业化率的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美国私营企业专利产业化率约为48.9%;日本专利产业化率平均为51.0%;瑞典个人、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率为61.0%。

    尽管报告没有涵盖2011年的最新数据,但分析数据逐年的变化情况以及与国外相同数据的比较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近些年我国专利运用水平呈现增长之势,特别是企业的专利实施和产业化率增长较高。

    2011年,我国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前十的中兴通讯、华为、鸿富锦、友达光电、大唐电信等均是善于利用专利走出国门、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以鸿富锦为例,鸿富锦从制造迈向创造的转型中,始终将专利运用作为开拓市场的法宝,在纳米科技、无线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强化专利运用能力,从而巩固了企业在精密机械与模具、半导体等产业领域的市场地位。友达光电凭借对专利的运用,屡屡把握住市场先机,迅速适应市场需求,在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5.5%,位居第一。2011年8月,大唐移动与国内优秀的通信企业主导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向第四代移动通信演进技术(TD-LTE-A)入选国际标准。这充分说明专利运用的重要价值。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谁率先拥有专利,谁就赢得了市场,运用专利就是科技型企业的立身之本。

    部门:政策强力支持转化

    在推动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各部门从政策制定,具体措施的落实等方面加大运用力度,提升了知识产权运用水平。

    在我国信贷紧缩,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苦的现状,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6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

    2011年,我国在北京等16个地区重点推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在全国近20个地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投融资服务试点及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等试点工作,支持17个省(区、市)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家辅导团队。

    此外,在推进专利运用中,2011年,我国完成对合肥等10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的考核验收,完成考核验收的展示交易中心已达40多家。在2011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专利周上,全国150多个城市共开展各类活动900多场,参加企业1.3万多家,达成意向成交额14亿多元。在2011年的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专利金奖的15项项目自实施日起至2010年底,新增销售额425亿元,新增利润56亿元,有效地体现了专利的价值。

    为推进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中小企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托管工作指南》,以托管的方式推进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加速发展。2012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

    与此同时,部际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也发布了一系列推动知识产权运用的政策。为促进版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开展,2011年,国家版权局积极配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出台《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11年,国家版权局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版权贸易,支持版权代理、版权评估、版权投融资活动,逐步完善版权交易市场机制,推动了版权的产业化进程。在2011年,举办了“2011BIBF北京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推动了版权贸易和版权产业进一步发展。科技部、财政部和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部门组织的重大专项监督评估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产权评估。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标准服务,并同时启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批办法起草工作,以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转让的管理。

    为落实《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的具体工作,2011年,财政部进一步加强相关评估准则建设工作,目前《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已经财政部评估准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即将对外发布。

    2011年,国家林业局加强了林业知识产权基础工作,开通了《中国林业知识产权网》,发布了《2010林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研究制定了《林业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完善了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库,加强了林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建设。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为全面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保证,也加速我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提升。

    地方:全面提升运用能力

    这一年,从国家到部委层面,一系列针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政策措施施行,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在地方层面,各地也积极采取种种措施加大推进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的提升。

    加强对专利产业化的资金支持以推动产业化是一个重要手段。以辽宁为例,2008年至2011年,辽宁共对300多个优秀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拨付省专利技术转化专项资金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项目实施企业实施本企业专利1600多件,实施他人专利100多件,涉及专利产品577种,新增产值106.2亿元。西安近3年来,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重点实施339个专利转化项目,投入财政资金1.6194亿元。

    对专利运用的重视的另一个成效表现在专利产品产值的增加上,2011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产品种类达1.0063万类,实现专利产品产值1324亿元,较上年增长32.8%。全市工业产业专利产品种类大幅增加,专利产品产值实现新的突破,达到1324亿元。专利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3.4%。

    2011年,深圳版权产业增加值为2200.82亿元,同比增长24.25%,占深圳GDP的19.13%。深圳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版权产业发展,如加大版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培育版权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搭建版权产业交易平台等。

    事实上,专利的运用在产业化方面只是一个方面。专利的商用价值还体现在多个方面,能作为商品去典当、质押,也可作为资本入股融资。2011年,对知识产权商用化途径的探索也成为各地知识产权工作中的新方向。

    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例,2011年,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实现专利质押金额90亿元,同比增加28%,涉及专利1953件。如湖北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一站式专利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8家银行授信103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上海52家企业以102件专利获得银行专利质押贷款1.15亿元。2012年5月,江苏姜堰一企业以其持有的4件专利作价出资2920万元,成功实现了注册资本的增资。

    除通过银行质押融资外,北京中关村、湖南长沙、广东顺德等通过引入风险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等方式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

    有关专家表示,未来我国或将推动专利许可权证券化、专利保险试点等新型金融产品,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整体知识产权运用水平。这也是未来知识产权运用工作努力的新方向。(知识产权报 记者 向利)
 

本文链接:http://gzoutsourcing.cn/Article/20120607/1978.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