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的下一个风口:企业级服务
来源:中国外包网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2日

2016年是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整整十年。放眼看这黄金十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从很小规模发展到全球产业规模第二的主导产业。随着大变革时代的到来,最近三年服务外包产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应地迎来了新的产业风口。面临服务外包产业技术环境发生的变化,服务外包产业应如何发展?服务外包企业应如何应对?服务外包城市和企业应抓住什么机遇?

三变:市场变了,环境变了,外包变了

首当其冲的是服务外包市场的萎缩,尤其是离岸外包市场的欧美市场。从数据上看欧美外包产业的采购数量总体是减少的,每年以2%-4%的数量下降,今年欧美市场外包产业规模增长量只有0.6%,预计未来几年内总体增长量约(-4%)-1%。离岸外包市场发展趋势严峻。纵观国内市场,2012年GDP增长率是12%,十八大之后我国GDP增长率维持7%左右,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总体来说服务外包整体市场量呈现减少状态。

其次,人力成本和技术手段等产业环境发生了变化。市场下滑,随之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长,数据统计IT行业人力成本约是2006年的5倍,大大挤压了服务外包企业利润。技术手段的单一化发展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开放化,这些都促使了产业环境的变化。

再有,市场和环境的改变让我们重新认识服务外包产业和客户。在跨界融合的趋势影响下,一体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诸如HP并购EDS,戴尔并购毕博和佩罗,施乐并购ACS等系列并购案例,进一步证明了在终端客户需求变迁下,服务的一站式和综合性发展。随着“大物移云”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变革,服务外包的交易模式、交付模式、服务模式和定价模式都发生了重要改变。

“三变”引起传统外包服务模式的终结,需重新理解服务外包的本质

市场、环境、外包的变化使得传统外包服务模式的成长机会已经没有了。人力价格的刚性上涨消除了成本套利空间,中国在承接服务外包转移方面的成本优势开始减弱,离岸市场发展增速出现下滑。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外包的服务模式,原来那些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和人员规模成正比的“卖人头”形式已经不适合了,逐渐被云外包服务模式取代,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或者生态系统创造竞争优势以获得价值。越来越多的跨界竞争者正在侵蚀传统市场,越来越多的新企业开始进入到服务外包这个领域,有更多地传统意义上的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跨界进入外包服务领域,同时也有很多行业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的服务外包企业,领域在不断的拓宽。例如阿里云、google、亚马逊等正由过去的互联网企业向新兴云服务拓展;IBM在新加坡、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一批云计算实验室和云计算中心,加大服务部门销售云计算方案和服务等等。

利用新技术手段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才是我们重新理解的服务外包本质。软件或服务之所以能够被用户购买,是因为用户购买软件或服务的投资回报率(ROI)大于1,在计算这个投资回报率的时候,分子是软件或服务的价格,而分母往往是同样劳动需要耗费的人力成本。从产品和服务角度来看,提供客户产品必须能够帮助客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客户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定制化等一切服务要求。未来企业都将在同样的技术和平台基础上,为广大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或为单一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服务外包的本质要求提供移动化、云端化与数据资产化的服务

抓住移动、云、大数据这三个新的基础概念和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企业IT服务的升级,必将迎来产业的又一次跨越。如何将企业服务实现移动化、云端化与数据资产化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这服务外包企业未来十年的产业发展路径,是企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从整个互联网产业的核心趋势来看,当前正是从C端到B端转向的节点,过去二十年互联网企业面向的都是C端,淘宝、google、亚马逊等都是面向C端,而现在产业发展大趋势面向B端的企业级服务,利用互联网改造B端为企业做服务是未来十年最大的风口。因此,企业级服务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

从国内外数据分析来看,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的渗透率还非常低,即便细微的改变也能撬动巨大的市场。在目前中国市场,面向C端的消费级互联网和面向B端企业级服务的投入比在20:1,这与美国消费级互联网和企业级服务的6:4形成了天壤之别。欧美企业级市场三家市值约3000亿美元而中国目前没有超过市值10亿美元的B端企业。而预计到2030年,产业互联网在全球将形成15万亿美元,在中国形成3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即2030年产业互联网在中国的规模将是2014年中国网络经济总规模的20倍。因此,从数据来看,未来中国企业端发展空间巨大。

产业环境的变化倒逼服务外包企业转型升级。2016年企业级服务元年,大批资本正在寻找创新型项目投资。如果能够把握当前产业发展大环境,抓住机遇重新理解服务外包的本质,势必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本文链接:http://gzoutsourcing.cn/Article/20160222/10287.html 点击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