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发布,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5313.3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创历史新高;服务出口保持快于进口的增长态势,逆差规模较上年同期收窄26.6亿元,是2010年以来的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成为上半年经济数据的亮点之一。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服务贸易平稳增长,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新兴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与国内对创新经济的支持和促进是分不开的。李俊表示,未来应继续扩大服务业开放,一是要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允许外资进入;二是统计考核要跟上,应把服务贸易纳入到高质量发展体系中。
服务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
记者:商务部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您如何评价这样的成绩?
李俊:在当前对外贸易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上半年服务贸易取得8.5%的增长速度,如果按美元计价,服务进出口增速达到22.4%了,整体形势还是比较好的,对当前乃至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有力的、持续的支撑。
记者:我们注意到,上半年,服务出口保持快于进口的增长态势,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李俊:今年开始我们的逆差首次收窄,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服务进口。2010年以后百姓收入提高,对国外优质服务的需求包括旅游、留学等,出现井喷式增长。近两年,之前的需求释放得差不多了,服务进口就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了。
二是服务出口。近几年来,我国服务出口持续发力,服务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等领域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逐步扩大、方案不断深化,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努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创新驱动促进新兴服贸
记者:此次公布的数据中,新兴服务进出口表现尤为抢眼,为何新兴服务进出口会有如此大幅度的增长?
李俊:十几年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就是旅游、工程承包以及少量的技术贸易、劳务输出等。而最近几年,咨询、金融、文化、数字贸易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等也逐步发展起来,这和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国内对创新经济的支持和促进有关。我国新兴服务里占比较大的都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与此同时,国内数字贸易、互联网经济相关行业增长也比较快,这和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记者: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俊: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货物贸易,但随着其发展的越来越充分,其面临的瓶颈和问题也越来越多,货物贸易达到天花板,瓶颈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在服务贸易领域打开一个新的增长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增长,包括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经济、高质量贸易等方面越来越重要,服务贸易地位的上升,是和我们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匹配的、相适应的。
服贸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
记者:从全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李俊: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如果从服务贸易的人均规模、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服务贸易与整个服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服务业国际化几个层面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综合水平有待加强,根据我们的研究,排在全球第二十位。
不过,当前我国特别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包括发展跨境服务贸易以及扩大服务业开放、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利用外资等等,所有这些举措都是我们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得到的启示,也是世界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到了这个发展阶段,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我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未来服务贸易的发展,政策方面还需要哪些补充?
李俊:服务贸易的概念非常广泛,含义也很深远,不仅仅是服务出口多少、服务进口多少、逆差多少。
具体来说,我们要扩大服务业开放。一是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只要允许外资进入服务业,或者我国的服务企业“走出去”,扩大同国际的交流合作,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服务贸易自然就上去了;二是统计考核,现在服务贸易统计不完善,考核指标跟不上,未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把服务贸易纳入到高质量发展的体系里去,加大它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