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走上创新之路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4日

南沙自贸片区挂牌之后,南沙注册企业数量增长近14倍。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梁文祥 摄


8月31日,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选址首度曝光,选址南沙区珠江街道东部。这标志着南沙科学城核心区启动建设进入倒计时。这颗由中科院与广州市合力打造的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不久后将屹立于南海之滨。这是南沙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创新是南沙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南沙将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互融互促,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模式。”9月3日,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沙将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各项任务,推动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同创新、同向发力,着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着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三区一中心”,加快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更大贡献,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勇当排头兵,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大湾区制度型开放 率先研究与港澳制度规则衔接

融资租赁是南沙金融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租赁企业的合同额从2015年初的不到100亿元,增加到目前约3000亿元,南沙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地。但最近,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程明庆最近有些困惑:“如何促进湾区内飞机租赁资产的有效流动?”

目前南沙与香港的飞机转租赁模式,需对香港飞机租赁企业扣缴5%的预提所得税,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该业务模式的市场竞争力。这一制度壁垒亟须破解。

近日,南沙率先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促进大湾区制度型开放”为目标,对粤港澳三地的规则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为南沙建设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形成理论、政策研究成果支撑。

该文件称,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央规划的其他城市群最大区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大背景下进行,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各有特色,粤港澳大湾区面对三地不同制度的整合,规则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制度整合的必经之路。

广州提出,在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对照先进、学习先进,加强与港澳制度规则衔接,推动各类试点率先在南沙取得突破,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制度创新,南沙酝酿已久。自贸片区挂牌至今,南沙累计形成457项改革创新成果,90项创新成果属于全国首创或率先。截至目前,南沙片区42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96项在全市推广实施。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立勋认为,制度创新将能让南沙离企业更近,让企业离成功更近。“广州是大湾区核心发展引擎之一,不同的核心引擎有其特定的中心性和中心性所代表的城市发展使命,南沙应该在许多方面代表广州履行其中心性的使命。”李立勋认为,大湾区建设急需破解的体制机制瓶颈,更需要南沙来先行先试,如果能在人才聚集流通和企业服务中先行先试,通过市场流通要素打通体制机制连接渠道,南沙的中心性显而易见。

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南沙注册企业由8400户增加到119499家,增长近14倍。

增强科技创新功能 南沙科学城核心区9月底前开工

明珠科学园选址被热议,体现的不仅是社会对南沙的关注,更是对广州科技创新的关注。李立勋解答了这种迫切,“广州的核心引擎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交通枢纽、经贸门户。交通优势广州一直有,但在经贸和科创发展方面,广州未来仍有待加强”。李立勋认为这些功能有望通过南沙进一步加强。

此次曝光选址的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定位为广州南沙科学城的核心区。

谢明表示,与中科院共建南沙科学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学园,正是南沙为了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前沿科学领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创新高地,争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

当前,南沙力图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落地建设,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

科技创新的战略性突破,也体现在重大科研平台集群进一步壮大。目前南沙落户了中科院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平台。落户中科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广东海丝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启动建设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形成了海洋重大科创平台集群。

大湾区建设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于南沙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认为,创新行业偏爱开放式的面对面空间,对空间需求较多,另外,创新环境的形成有赖于知识渗透性场所的建设。“以广州为例,中轴线上除广州图书馆以外,其余可以自由进出的公共空间基本是商业场所。”

与湾区其它城市的重点发展平台相比,南沙具有充足的用地空间,凸显后发优势,打造南沙科学城这类面积较大的空间平台,南沙优势显而易见。此外,密集而连通的河口水网是南沙的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否充分利用水乡资源特色,打造连续的魅力公共空间,塑造城市品牌,也是南沙吸引科创人才,营造科创氛围的一大关键。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7月底,南沙与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签约共建“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这一中心有何独特之处?

根服务器负责互联网最顶级的域名解析,被称为互联网的“中枢神经”。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表示,在南沙建设实施系列IPv6重大项目,将为区域及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大幅优化科技金融等数据交换量大、查询速度要求高的行业的经营发展环境,更将助力南沙打造数据特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

谢明表示,当前南沙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广州市“IAB”“NEM”战略部署,结合南沙实际,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突出协同创新,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但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南沙仍有较大空间。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仍是推动南沙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第三产业贡献率大幅提升。从具体行业看,推动南区上半年GDP增长的主要是工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4个行业。”谢明表示,未来,南沙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南沙已落户科大讯飞、中科院智能软件研究院等4个综合性人工智能产业平台,集聚亚信、零氪科技等170多个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新兴集聚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认为,南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速培养产业发展内生源动力。“目前南沙的产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常住人口也比较,如何利用南沙作为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优势,加大硬件建设,推动人才和要素流动,推动南沙的创新产业集聚,值得思考。”林江认为,南沙通过政策、制度优势吸引第一批企业入驻南沙后,要迅速培育产业基础和营造产业发展环境,这样才能支撑南沙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谢明表示,南沙还将创新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建设一批区域合作重大平台。如加快建设粤港深度合作园,推进粤港科技和产业深度合作,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生态宜居环境。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发挥澳门自由港及辐射葡语国家优势,建设中葡商贸合作平台,携手澳门共同拓展葡语国家和“一带一路”市场。

■对话

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推动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 取得新成效

南方日报:南沙发展背后,是其战略定位的不断升级,这些战略定位的升级对南沙意味着什么?

谢明:南沙快速的发展与其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密不可分,南沙战略提升的过程也是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这一阶段,南沙的经济得到了第一阶段的大幅提升和发展。如广汽丰田等支柱产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南沙,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南沙当前发展的产业基础。

2012年南沙获批国家新区。这意味着南沙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让南沙在获得政策优势的同时,也赋予了南沙更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我认为国际级新区,应当要成为一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探索区域新的发展模式。

2015年4月,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其中南沙片区6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南沙将目光投向世界。以贸易为例,更多地要从贸易便利化、国际化、法制化等去思考问题,要从对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布局谋划南沙的发展。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单设南沙篇章,对南沙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南沙在国家、省、市战略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形成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三区一中心”发展新格局。

南方日报: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取得了哪些努力,下一步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谢明:南沙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及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功能复合发展的先行优势,加强与港澳全面合作,系统推进平台、制度、项目、人才等各项工作,推动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设施“硬联通”;要深化制度改革创新,推动机制“软联通”;优化公共服务环境,促进人民“心相通”。南沙将建设“高铁—城际—地铁—高快速路—港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推动南沙由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区域交通枢纽转变。加快建设粤港深度合作园,推进粤港科技和产业深度合作,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生态宜居环境。制定便利港澳居民发展政策。构建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为港澳产业转型升级、居民就业生活提供新空间。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柳时强

本文链接:http://gzoutsourcing.cn/Article/20190904/21838.html 点击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