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广州蓝图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9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将如何深化落实“1+1+9”工作部署,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作出广州努力、广州贡献?可以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答案。最新出炉的省政府工作报告22次提及广州,聚焦“双城”联动、广州都市圈、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等内容,报告还给广州“十四五”工作传递了新信号。

日前发布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广州将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全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中勇当排头兵。

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和岭南文化传承创新,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建设,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强化省会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

广州港

过去一年,广州正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做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正是广州的着力点。

1月6日,广州市召开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现场会,“晒”出去年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的“成绩单”。2020年,广州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共盘活存量用地34平方公里,新增配套公共服务设施170万平方米;全年村级工业园转型提升8平方公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广州共拆除违法建设5471万平方米。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老城换新颜。永庆坊已经成为让人们记住乡愁的最佳写照,目前,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将建设重点项目永庆坊三期,而永庆坊二期即将在今年底完工。此外,大坦沙岛成为广州首个探索连片集约改造的试点,城市更新“航母”项目沥滘村改造项目也驶上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永庆坊”正在崛起。

腾笼换鸟之后,是为新动能挖掘出发展空间。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数字经济之争,广州果敢出招。2020年初,《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出炉,在城市中心撑起“一江两岸三片区”的空间格局。不久前,《广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正式印发,支撑广州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为广州创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新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省政府工作报告6次“点名”南沙,聚焦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对外开放合作等内容,为南沙“十四五”工作传递了新信号。

从数据上看,2020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超1800亿元,比2015年增长超三分之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7.7倍。同时,南沙全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5个、累计197个,集中签约动工重点项目193个、总投资额近4500亿元。

当下,广州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链接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智慧城、南沙庆盛片区、南沙明珠科学园等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同时,为构筑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动力源,广州突出抓好南沙“一把手工程”,建设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区和示范区。

作为千年商都、科教重镇的广州,与作为经济特区、科创高地的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共同肩负着核心引擎功能。

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广深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寄予了期待:完善广深战略合作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对接协作,协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早在去年10月,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上,两地签署了七大领域合作协议,将合作推至具体实操层面。比如,在营商环境方面,两市将共同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共同打造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国际物流航运中心等。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谋篇布局,是在以往两地合作基础上的宏观统筹。由省层面牵头的“双城联动”,不仅构成了大湾区整体联动的基础和支撑,而且从根本上破解了一般地市合作面临的深层矛盾,将为城市间、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提供示范和操作路径。

“全省统筹的广深联动,有助于带动其他城市加速融入都市圈产业带。”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涛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指出,广深要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建设水平,其中就包括“广佛全域同城化”。

去年发布的《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推进广佛科技创新合作的工作方案》点明,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支持先行先试政策在这里落地实施,并争取国家和省给予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的相关优惠政策辐射至此。

淡化行政边界,跨越地理区隔,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广佛全域同城化”,意味着两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加速、统一市场扩大。当今的区域竞争早已超越了单体城市的较量,两个万亿级城市的抱团发展,是在为未来的城市群比拼“打前战”。

除了东联深圳、西携佛山,广州与珠三角多个城市间,都在硬件上互联互通,软件上资源共享。目前,广州不仅拓展政务服务跨城通办,还参与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面向未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在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转型升级期间,广州仍将持续释放引擎之力。

省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校(院)委委员、教育长尹德慈坦言:“推动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互学互鉴,上升为政府法规政策,将充分发挥以广深‘双城联动’引领带动双区建设的战略牵引作用。”

去年11月30日,广清城际正式开通运营,首日客流量即突破1万人次。经常奔波两地的市民深感喜悦,“票价不算贵,速度也快,非常方便”。广清城际的开通,是广州都市圈辐射带动粤北振兴的缩影。

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为重点,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建成佛莞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广清城际延长线,开工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项目,推进深大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构建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把清远作为广州的一部分”“将清远当成‘广州北’来规划建设”……近年来,广清一体化不断迈入纵深,产业、交通、生活等要素联系度日益增强,区域发展的鸿沟正快速填平。“从广州到清远,已经不远。”这是许多广州企业家的共识,“广清一体化”正实现“珠三角的区位、清远的成本、广州的服务”。

广州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是前提。正如广佛地铁带来了广佛同城黄金10年,作为都市圈内各地联通的关键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的同城化将成为配置要素资源、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基础。

根据去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1238号)》,在近期规划建设的13个城际铁路以及5个枢纽工程项目中,广州占据12个。其中,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和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以及28号线等4条高速地铁正式“升级”为大湾区城际铁路,共计263公里,投资超2000亿元。

以广州为核心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广州都市圈的辐射能力正不断提升。未来,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

都市圈之间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联动发展的有机整体。当前,广东省提出打造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5大都市圈。发达的轨道交通,将进一步强化广州都市圈和其他都市圈之间的联动。

24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州28号线地铁连接深圳地铁。 “两个国家中心城市能够实现地铁的对接,这在全国乃至全球也不多见。”届时,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将实现城际轨道的直联直通。

当前,广东正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广州都市圈对于辐射带动粤西粤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看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除了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之外,还在于弱化行政区域的边界,打破行政上的藩篱,使要素能够更畅顺地配置,更有效率地使用。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正切实贯彻国家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要求,推动珠三角地区与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速览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广州“大事”

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广州都市圈

加快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为重点,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建成佛莞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广清城际延长线,开工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项目,推进深大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构建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和岭南文化传承创新,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建设,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强化省会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建好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好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造辐射全国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打造广州龙穴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壮大海洋船舶制造业,打造广州龙穴、珠海高栏港等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推进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建设。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广州、深圳要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水平。

建立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机制

建立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机制,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

推进新型城镇化

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现代化都市圈要增强集聚功能,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有序转移,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支持广州、深圳开展国家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

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

抓好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支持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开展“新三板”转板试点。

办好广州文交会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办好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等展会,加快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推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办好继续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加快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学校建设。

【南方+记者】  傅鹏 李鹏程 谭超 柳时强


本文链接:http://gzoutsourcing.cn/Article/20210129/34477.html 点击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