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智慧之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位一体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6日

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广州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成国际一流智慧城市。近日,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全面推进数字化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辅以18个重点工程清单,明确广州未来3年在信息基础设施、统一支撑平台、城市服务、产业支撑、城市治理等领域的重点建设任务,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智慧之城”。

让城市会“呼吸”“三位一体”泛在感知网络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感知网络就好比城市的神经,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为城市生命体征提供实时感知数据,让城市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方案》提出,广州将在现有已经较完备的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基础上,探索搭建一个全市统一的新型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融合摄像、射频、传感、遥感和雷达等感知单元,建立“天地空三位一体”的城市泛在感知网络。通过对城市的“呼吸”(如:城市生态、环境)、“脉搏”(如:城市车流、人流、物流、能源流)、“体温”(如:城市社会生活与政务、民生服务)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全面、客观的态势感知、全面监测,研判城市运行的趋势和规律,及时发现城市潜在运行风险,助推城市的精细化治理。

让城市生活更便利“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

政务服务方面,广州将全面推动“穗好办”线上线下服务升级,为办事群众提供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广州政务服务。人脸识别、位置定位、5G等“黑科技”也将运用到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中,通过打造人工智能感知服务大厅,提供企业群众刷脸预约认证、场景引导、智能导办、评价跟踪等服务,并推动大厅智能运行管理,包括办事过程跟踪、人流动态分析、窗口人员状态感知、服务态势感知、预测预警,建立人号合一、无感认证、精准定向推送、服务过程回溯等应用,实现大厅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的转变,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人社服务方面,通过人才大数据和就业服务大数据分析,更有效满足市民就业创业、买房购车、积分入户、出入境、子女入学等需求。

教育服务方面,推动人工智能、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构建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服务新模式。

医疗服务方面,积极发展在线诊疗、互联网医院、AI医疗影像辅助诊断、AI远程医疗等,让市民足不出户、躺在家里的床上就可以接受资深专家诊疗成为可能。全面整合老年人医疗、养老、社工服务数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

文旅服务方面,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厅等,利用“云端”发布馆藏、对文物进行多角度高清展示、详解文物细节和历史、设置虚拟体验和互动,让游客免去舟车劳顿,坐在沙发上点点鼠标或是手机就能看到所有想看的作品、与文物实现“亲密接触”。

让城市运转更聪明“一网共治”社会治理新秩序

针对城市治理的“堵点”“难点”“盲点”,《方案》提出,广州市将根据“一网统管、全城统管”工作部署,按照“一图统揽,一网共治”总体构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建设应用为牵引,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和大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对一些“城市病”进行智能化、精细化、可视化治理。

智慧应急领域,完善全市应急管理“一张图”,结合人机协同开放平台,支撑建设应急模型算法系统,为应急监测预警、风险感知、研判分析、辅助决策等智能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灵敏感知、快速分析、迅速处置能力。

智慧交通领域,结合无人驾驶和5G覆盖技术,推进交通领域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建设,探索无人驾驶小巴运营,实现智能交互、自主巡航、换道、避障等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在自然生态中的无人驾驶体验。

智慧水务领域,充分利用4K、5G、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围绕智慧排水、洪涝灾害预警预报、河长制管理等重点方向,开展相关系统项目建设,稳步提升广州水务信息化建设和水务行业管理水平。

智慧社区领域,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立智慧物业平台,创建基于CIM平台的智慧社区应用示范,加强对小区人员进出、车辆进出、高空抛物、垃圾堆放、周界防护等智能化管理,提升对消防通道占用、煤气泄漏、火灾等情况及时预警、发现、响应的速率,实现社区管理现代化、精细化。

智慧农业领域,依托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5G通信系统,继续探索建立无人作业农场,推动从化区荔枝省级产业园农机应用智能化改造,结合增城区5G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推动5G智慧农业产业应用。

让城市经济更有活力“融入百业”数字经济新格局

《方案》提出,要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云”上产业链和虚拟产业园,加快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遴选打造一批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聚焦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核心芯片、中高频器件、智能传感器的研发、产业化和集成应用,形成闭环产业链。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产业,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拓展量子通信技术在保障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信息与网络安全、公共服务、数字货币等关键领域的应用。

在数据要素这一新要素市场方面,《方案》提出,探索提供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一体化集成服务,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公共数据资源配置模式,释放数据红利,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机制和体系,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价值评估、利益分配、非法交易处置机制研究,引导设立数据交易机构,加强数据产权保护,推动形成繁荣有序的数据要素开放市场,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余坦表示,广州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具备良好基础,也拥有较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最近几年广州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形成了“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成了“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放管服”改革和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也取得不错成效。接下来,广州市要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培育现代产业生态,推进大数据、量子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城市建设运营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广州样板。

本文链接:http://gzoutsourcing.cn/Article/20210526/36130.html 点击复制链接